闲舍杂谈丨宋瓷不再,呜呼哀哉

作者:潘向东(槐川博物馆馆长)

  编者按:瓷器,关乎生活。陶瓷艺术的成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中国人的审美追求是一种意境表达,而将这种自然风韵之美发挥到极致的就是宋瓷。

  马未都说,“宋瓷是中国美学的顶峰。”宋代五大名窑,汝、官、哥、钧、定,如五朵璀璨烟花,在中式审美的天空昙花一现,却惊艳千年。

  闲舍茶室紫青釉茶器作为瓷器收藏爱好者,我一直对古瓷情有独钟。朋友曾向我推荐日本制瓷艺人大前芳春,我深不以为然。一来我很少购买现代瓷器艺术品,不要说有无境界,那贼光火气就让人受不了,何况当今真正修心静养的制瓷家,少之又少。所谓的大师泰斗们,大半也不过是为利往来的凡夫俗子。二来对日本瓷艺家的作品理念敬而不同,由于中日两国的社会发展和文化背景不同,造就了两国百姓骨子里的秉性和审美千差万别。虽然日本对中国古文化艺术品敬若神灵,制瓷多有效仿,但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始终匠气有余,而灵性不足。

  闲舍茶室紫青釉茶器记得2016年冬月,我到日本的奈良,除了参拜这座古老城市的皇庭王舍外,也没忘关注日本的制瓷艺术品。一天闲来无事,在一家规模较大的文化礼品店里,一件茶器公道杯吸引了我。服务生以热忱的态度和谦卑的礼节让我上手,这件茶器以天青釉夺目,釉水莹润,似如堆脂,垂近圈足,有明显酥油感觉。口沿挂釉较薄,青色较浅,逐步厚重。虽然器物不是满釉支烧工艺,但修足规整,落胎处灰中泛红。仔细观察,釉面开片细密,深浅相互交织叠错,犹如片片鱼鳞,又似蟹爪。稍有制瓷专业知识的人士就会知道这是一件意仿中国宋代汝窑工艺艺术品。整件作品手工机巧,温雅异常,惹人喜爱。打开说明书,我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作品竟是奈良无双窑烧制出的紫青釉茶器,借鉴南宋汝窑,胎土为室生土,制作艺术家就是大前芳春。

闲舍茶室紫青釉茶器

  缘分可遇不可失。回国后,我将买下的这只茶器放入茶室,边把玩,边欣赏。最惊喜的是随着盛茶使用,釉水不仅越来越滋润,内外细小不同的纹片颜色越来越丰富,甚是美丽,让人感叹。

北宋 汝瓷天青釉花口注碗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在信仰自由和竞争生存的社会,大家按照自己的喜好追寻着对生活的理解和享乐。日本有这样一批工艺匠人,他们过着执着简朴却追求内心完美的生活,追寻古人留下的精道技艺,执着、热爱、研究、传承古代先民留下的珍贵文化遗产;他们内心宁静、心无旁骛地活着做着,慢火炖着煮着,等着那一刻的温心和喜悦。可悲可叹的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留下的精髓文化都在不屑中消逝。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外国;元青花在中国,元青花研究在国外……取而代之的是“快餐文化”充斥在社会各个领域,假文物、假古建筑比比皆是,伪泰斗、伪大师遍地盛行。以辈分论才气,以官职论英雄,以口号论学术;课上是教授,课下是禽兽;人前是大师,人后行剽窃;台上讲担当,台下做小人……这样的欺世盗名之辈真能制造出流芳百世的文化艺术,让民族厉害,让祖国伟大?那只能是笑话。批唐代批不出“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的风情,骂宋代也骂不出“雨过天晴云破处”的境界。真希望有一天“厉害了,我的国”,能底气十足的喊出来。

  北宋 汝窑天青釉水仙盆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收藏瓷器多年,却连一件宋汝窑瓷片都难觅踪影。如今,若能寻到一件称得上现代汝窑艺术品也足以让我释怀,可结果却是悲哀的。瓷器店满是俗不可耐的汝窑大师作品,成千上万件粗制滥造,流水线作品,哪还谈得上神韵。只好用几句顺口溜来表达一下“崖山之后无中国”的心情:

驿桥剪梅雪花落,

闲舍煮茶理心佛。

可怜花插无觅处,

雨过天晴逝宋国。